秋景文学 > 都市小说 > 我电影评分都超高的 > 第十八章版权(求推荐票)
  第二天得故事按照吴桐设计剧本的一样,引起了广泛的热议。

  普通人对导演和影评人的直接互怼,很感兴趣。

  报纸铺天盖地的报道,包括吴桐的回复,还有著名影片人克莱尔·德尼当天就回应了吴桐的回复。

  这样的效率和速度,让吴桐感觉很吃惊。

  不是说歪果仁效率都很低吗?

  看来特殊职业还是能快的起来的。

  而且,那个《巴黎人报》的记者奥德默很可能昨天下午采访到吴桐的回应后,便把回应发给了影评人克莱尔·德尼。

  问为什么?

  当然是添油加醋了,只有双方争锋相对才能让人兴趣盎然的吃瓜。

  成效显著,克莱尔·德尼今早就能迫不及待通过报纸回应了。

  所以可以看到,今天的《巴黎人报》上面是吴桐的回应,而《法兰西晚报》是影评人克莱尔·德尼对吴桐回应的回应。

  如此,两人不就隔空吵起来了吗?

  最显著的效果便是,无人问津的吴桐,今天对吴桐的采访请求陡然多了许多。

  看到这么多采访请求,邱泽成很激动。

  以前电影都是观众喜欢,电影人不是很关注。

  为啥?

  就像燕京大学会关注才由专科升为本科学院产出的科研成果吗?

  一般不会特别关注。

  会,都是这个科研成果特别突出才行。

  一如吴桐的电影。

  没人捧,那些功成名就的电影人会特意关注吗?

  当然不会。

  实事求是,戛纳官方似乎不太捧他的电影。

  或者这一届官方追捧的重点不是他。

  那怎么办?当然是自己制造热点吸引注意力了。

  这就跟吴桐那个年代,即十多年后的综艺一样的。

  太乖的人,老实干活的人,一定没啥镜头。

  要想镜头,怎么办?

  必须特别不正常,所以那些特蠢,特作的人不一定真的笨,真的那么作。

  他们不知道自己在节目中特傻逼吗?

  他们不知道观众会骂他们吗?

  怎么可能?

  可比起被骂,他们宁愿红啊,宁愿有人关注啊,毕竟,黑红也是红嘛。

  当然吴桐这可不是可以恶意炒作,顶多顺势而为。

  所以他预料到那个《巴黎人报》的记者奥德默把自己回应偷偷告诉影评人克莱尔·德尼。

  一点儿也没生气。

  就在这时,邱泽成一脸喜色进入吴桐的房间道:“《综艺》和官方场刊都要求采访你,还有国内媒体旧浪,法国本地的一些大报。”

  邱泽成一脸钦佩的看向吴桐,眼里闪着小星星。

  好吧,没那么明显。

  “我现在算是明白了炒热度是什么意思了,没想到这样还真管用。”

  “卢梭和伏尔泰你知道吗?”

  “嗯?”

  “牛顿和莱布尼茨呢?”

  邱泽成是学理科的,当然知道这两个人,“这个我知道,两个科学家好像争微积分的创始人!”

  “你看,古人已经告诉我们保持热度的最好办法了,好吧,两人在这一段历史里扮演的角色都不怎么光彩,只希望咱们能有光彩的结局!”

  邱泽成有些懵逼,他问道:“你准备接受那些媒体的采访?”

  “当然是,销量高的都接受!对了,你那边情况怎么样了?”

  “形势一片大好,德国那边已经喊道80万美元了?”

  吴桐一喜,“放映权?”

  邱泽成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吴桐,“怎么可能?包括录像带,电视传播权等。”

  吴桐想了想,又问:“其他国家怎么样了?”

  “目前,德国开价最高。”

  吴桐摸了摸下巴下有些扎人的胡须,想了想,“这样,80万美元,咱们可以买,但在电影闭幕式那天,电影必须在德国全面上映,而且上映荧幕数必须保证,届时主演会配合他们宣传。”

  邱泽成稍微沉吟了一下道:“那边八成会答应,他们可以借着戛纳电影节的热度顺势上映,效果肯定好。还有一个问题,放映权和其他版权如果一起买,他们的比例多少合适?”

  这里面确有门道。

  吴桐当时和张老板,以及燕影厂签合同就留了套子。

  张老板作为投资方享受电影放映的全部收益。

  卖放映权获得的钱,自然是张老板的收益。

  其他版权收益则属于梧桐娱乐电影有限公司和燕影厂。

  版权一起卖就有一个比例问题,比如10美元版权费,可以分给放映权1美元,其他版权9美元,也可以分给放映权5美元,其他版权5美元。

  购片方签合同的时候不会在意两者的分配比例,因为他们总是要出10美元。

  而分配权自然在拥有版权的公司,也就是吴桐娱乐电影有限公司身上。

  吴桐有些犹豫,最终,咬了咬牙,“二八分吧,张老板这次赚大了!”

  邱泽成闻言,暗骂道:“真他娘黑!”

  不过想想德国一家就卖了80万的版权。

  全球版权都奔千万美元去了,张老板只投资了800万,足够他翻一番还多。

  国内票房还没算呢,加上国内票房,足够他赚两个800万了,票房稍微爆炸一点,三个800万都不止。

  这才几个月,半年不到,就赚这么多。

  再说了,其他类似这种捧小蜜的电影大多都是烂片,不亏本就是好事了,还赚钱,想得美。

  张老板应该知足了。

  那是张老板不知道这两孙子吞了他多少钱,要知道保管跟他两没玩。

  也幸好张老板不是投资好莱坞,那里面才真正的是吃人不吐骨头。

  《哈利波特与凤凰社》全球票房近10亿美元,本因获利无数的影片居然亏损1亿6700万美元。

  影片的净利润为负,所谓的“净利润提成”自然也不可能了。人家账本还做的十分工整,查都查不出。

  在坏到流脓的娱乐圈,他吴桐堪称业界良心了吧,吴桐心说。

  “只是这样做,如果德国那边的票房不理想,很影响其他国家版权的价格啊!”

  邱泽成很理解吴桐的做法,反正他们大概要等到闭幕式那天才会卖版权,以德国作为试点,如果票房好,版权自然更好卖了,当然如果德国票房差,版权费相应也会贬值。

  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风险。

  吴桐默然,皱眉想了想,他问:“年轻人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?”

  “那倒是真的,如今戛纳的年轻人首选就是咱们电影,很多人还二刷,三刷的。”

  “那不就结了,这些人都是自愿去看电影的,咱们又没有请他们去看,票房应该不会太差。咱们得相信购片方的眼光,他们既然愿意花80万美元,自然不差。如果德国票房好,其他国家的版权也要好卖一些。”

  最终邱泽成同意了吴桐的提议,因为,吴桐至今还没出过错,而且他个人判断与吴桐的判断基本吻合,《罗拉快跑》很受欢迎,未来也将大受欢迎!

  两人商量一会儿,吴桐便去接受记者采访了。

  首先是国内媒体。

  这次内地只有吴桐的电影入围了主竞赛单元。

  在此之前都没人认识吴桐,吴桐这人几乎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。

  国内媒体来的本来就少,即便来了也是围绕主演黄老师打转,或者好莱坞明显,远一点儿的还有弯弯那边明星,他吴桐连根葱都算不上。

  这年头弯弯和香江的明星才叫明星,咱们大陆自己人都看不起自己人,觉得自家人太土了。

  可吴桐就是不甘平凡,和影评人直接怼,一下变引起了国内媒体的注意,这才有人说要采访他。

  采访地点是宾馆下面的咖啡厅,上午的阳光通过落地玻璃窗泄在玻璃桌上,沙发上,懒洋洋的。

  吴桐坐在沙发闪,有些昏昏欲睡的慵懒,他很享受这种偶尔闲暇后的懒散。

  话说自从电影放映以来,各种活动,操心各种事。

  说实话他忙得是脚不着地,这一刻难得的放松,他很沉迷。

 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了,新浪的记者来了。

  来人是一个女人,穿着职业套装,看着很正式。

  也没有带摄影什么的,就录音笔,笔记本,一支笔,还有一个文艺打扮的女记者。

  女记者还戴着眼镜,相貌相当普通。

  她对吴桐很客气。

  “吴导演,我是新浪娱乐的孙悦。”

  说着伸出手。

  吴桐眼皮跳了跳,心说你和那个打篮球的什么关系?

  他站起身与女记者轻轻握了握。

  “你好,孙记者请坐!喜欢喝什么?”

  “拿铁。”

  吴桐叫来服务生,点了一杯拿铁和清水。

  双方寒暄了一番才进入正题。

  女记者很认真,还真把笔记本拿出来,放在玻璃桌上似乎要记录。

  “吴记者,我注意到你的年龄,你似乎才25岁。”

  “是的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