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景文学 > 其他小说 > 开局是个妾,混成王太妃 > 第145章 京都
“哦呜”
那么大一只虎,歪着脑袋,眼泪汪汪的看着章韵。
她还能怎么办?当然是心软带上它喽。
就这样,林家的车队浩浩荡荡的往码头走,最后面跟着林府的新任大管家章安和他牵着的大老虎。
本来安静的街道慢慢围满了看热闹的人。小孩子在大人的叱咤里追着车队跑,一边跑一边喊:“老虎!快看,老虎!”
章韵本来想低调离开,结果弄得满城瞩目。
她没忍住揭开车帘往外看了看,生怕大老虎受惊伤了孩子。
谁知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昂首挺胸迈着六亲不认步伐的“大将军”。
“……”亲,天界没有成精名额了吗?
行李装船是个琐碎而费时的事情,好在林家和水家的人员都很充足。
邱娘子咋舌:“乖乖,你这是搬家?”
章韵笑道:“哪能呢?我想着住个一年半载的,我家孩子又多,连个布娃娃他们都舍不得扔,卧室里的东西非得原样带过去,东西可不就多了嘛!”
码头忙的热火朝天,章韵和冯夫人、邱娘子,马娘子几人在茶楼里告别,孩子们肆无忌惮的上蹿下跳,显然对接下来的行程非常期待。
邱娘子满眼羡慕:“之前我还觉得阿韵和林大人一下子收养十几个孩子,简直有脑疾!”
马娘子递了一块糕点给她:“怎么?现在改主意了?我劝你坚持自己的原始想法!就这么一会儿功夫,我的脑仁儿都要被他们吵出来了!”
“幸亏阿韵提前包了场,要不我和她这两张俏脸要被别的客人踩到地上了!你瞧瞧他们,还不如老虎乖巧呢!”
话还没说完,她五岁的儿子一个冲刺助跑,像一发炮弹,直接给马娘子撞了个趔趄。
马娘子骂道:“你个冤家!想撞死老娘吗?”
邱娘子“噗嗤”一笑。
章韵语重心长:“这不生孩子,倒也不一定就是女人的问题!”
邱娘子分外落寂:“从前府里的姨娘也不生,我们太太倒还消停,自从上个月他的外室怀了孩子,我们府里的这些女人就被说成了废物。”
冯夫人慢条斯理的安慰道:“外室嘛,孩子还不一定是谁的呢!”
章韵连忙点头:“对!另外哈,我们老爷子最近应该要回府,你叫他给你瞧瞧,我们老爷子的医术没话说。”
冯夫人下意识的摸了摸肚皮:“对,叫老爷子给你瞧瞧,我和我们老爷吃了他老人家几副药,你猜怎么着?”
马娘子惊道:“你不会怀了吧?”
冯夫人笑成了一朵桃花:“那可不!前儿满三个月了。”
“噢哟!”几个女人惊叹连连。
卿安终于睡醒了,睁着澄澈的大眼睛,见有人看她,立马拍着小手:“弟!弟!”
“呀!我们卿安说弟弟呢!”邱娘子摩挲着卿安粉嫩的脸颊,爱不释手。
冯夫人立即拉住章韵的手:“阿韵,要是我生个儿子,咱俩凑个儿女亲家怎么样?你把卿安嫁到我家来,咱俩老了住一起带孙子!”
水泽看一眼坐在窗前看书的黛玉,默默地倒了杯水送到冯夫人唇边:“母亲,快喝口水!”
冯夫人就着他的手喝了一口,拿手扒拉他:“乖,别捣乱,我给你兄弟说媳妇儿呢!”
水泽十分贴心的对章韵道:“林伯母,您可得三思,要是我弟弟长的像我父亲呢?那不埋汰了卿安妹妹吗?”
“哈!”马娘子差点被呛到。
邱娘子也忍不住大笑起来。
冯夫人拍他:“你个倒霉孩子!你父亲怎么了?一表人才好不好!”
这么一打岔,大家又忘了娃娃亲的事。
邱娘子看着外面忙前忙后的长安和小麦,不由赞道:“你们家长安和小麦真是又懂事又能干!”
章韵也乐得夸孩子们。
“可不!本来我的意思是大家一起去京里逛逛,偏他俩惦记着清明节要祭奠他们父亲,便不肯去,要留下来看家。”
邱娘子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:“我要是真不能生,也收养两个孩子承欢膝下。”
冯夫人安慰她:“也成啊!先让阿韵家老爷子给你瞧瞧再说!”
女人们在一起,总是有说不完的话。
……
外面忙活了一个多时辰,行李终于全部装上了船。
大家依依惜别不说。
随着船儿划开波浪,章韵的人生仿佛又开启了另一个篇章。
船队一路沿京杭运河北上。
由于船上又是孩子又是孕妇,拉拉杂杂走了一个半月才到京郊码头。
阿福早带着几个老仆,雇了一溜车轿等着了。
“奴见过太太,见过各位少爷小姐!”阿福穿戴得体,声音清脆,礼数也周全,脸上笑意盈盈:“各位主子上轿吧。咱们先回去歇着,行李物品福伯会安排好。”
章韵笑道:“成。辛苦你们了!”
等她率先上了轿,其他人才上轿的上轿,上马车的上马车。
章韵一时竟有点怔忪。她才二十三岁,俨然已经成了府里的老太君。

这感觉怎么说呢?爽是挺爽的,就是有些显老。搞的她年纪轻轻已经要断情绝爱的样子,最近脸上老起痘痘。
林家在永光寺后头,一座四进的宅子,东面靠近运河的地方还有个不小的花园。宅子白墙灰瓦,大门再普通不过,此时正门洞开,两边站着俩老仆,头发都花白了,气势倒是挺足。
章韵下了轿,抬头看了看,正上方的匾额上写着“林宅”二字。
阿福连忙解释:“咱们老爷故去后婢子就叫人换了匾额,原先的那块在库房里收着呢!”
时人有规矩,家里没有做官的,就不能称“府”,只能叫“宅”。
章韵笑道:“你做的很好,低调合规矩是好事。”
孩子们也都下了轿子,簇拥在章韵身边。
“母亲,这就是咱们家吗?”
“母亲,这里和咱们扬州的宅子挺像呢!”
“母亲,什么时候可以出去逛逛呀!”
“……”救命,这是捅了麻雀窝吗?
章韵连忙迈步进了大门。
两个老仆跪地,声音洪亮:“恭迎各位主子归家!”
得,整的还挺有仪式感。
阿福打头,领着他们进了主院。
偏厅里已备好了茶水点心。
略作休整之后,六个十岁左右的小丫头带着大家去了他们各自的住处。
男孩子住二进院子的东跨院,章韵住主院,女孩子傍着章韵住三进的东跨院,大锤母子和王迎母女住四进的西跨院。林如琢住前院的东跨院,江摄住西跨院。大老虎被安排在了花园的暖房。
一直到夕阳西下,各处才安置妥当。
章韵累个半死,阿福也乖觉,安排各处自己吃饭,吃完好早点歇着。
一连三天,府里的事儿才捋顺。孩子们的精神头也都养了回来。
章韵叫了原先的老管家福伯过来。
“我初来京都也不大了解,家里的少爷小姐们学业还得继续,不知有没有合适的学堂。”
福伯弯腰,恭敬道:“少爷们倒是好办,离咱们两条巷子就有家三味私塾,是本朝致仕的大学士开办,老奴明儿就去打听打听。小姐们却不好办,没有女校,各家都是另请先生来教。”
章韵寻思着,好先生还真不容易请到。
“那成,私塾的事就拜托您打听了。另外家里两位爷要参加春闱,如今咱们需要做什么,也拜托您打听打听。”
“包在老奴身上!”
福伯刚出门,阿福就来禀报:“太太,荣国公府来人了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